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六十二章 长生乐 终 (第2/3页)
“那是自然,在洛都已经待了这么些日子,岂有再办不好的道理?不过为师走了之后,你在廷尉寺可得小心谨慎些。”
“原来先生知道了。”
“旧书房的钥匙历来都是交给寺卿与少卿保管。只是你要知道,既然有人为了利益阻拦对旧书房的调查,自然也会另有人想要利用旧书房里的东西达成些什么。”
“学生自有分寸。”
苏敬则转过一个弯走入了东侧走廊,尽头的拐角后便是那间旧书房了。
他想起了那晚被人打落几乎要燃起一场火灾的烛台,不论是警告还是杀意,都证明着……对方早就注意到了自己。
因为什么呢?宁州案的卷宗?
但这数月以来案件背后的谜题,远远不止于此。
西羌使团遇害的幕后黑手,郊外客店草草结案的火灾,还有左民尚书背后的主使者。
苏敬则在最后一个转角前驻足,只要再从这里走过去,便是那间埋了不知多少秘密的旧书房了。
而他只是转身推门走入了一旁的卷宗库中。
真相的背后会是什么呢?
更多的真相。
……
东郊汇入鸿池的几条河流两畔,与洛河对岸一样,由来都是备受世族青睐的修建别业之地。
然而真正地到了鸿池,却反是没有了什么园林别业,只有一座庞大而破落的废园坐落于此。
园门处的牌匾早已不知脱落去了何方,绵延的院墙也是破损而多有火烧迹象。园中依稀可见盛极之时的巧夺天工,只是如今已是四顾萧条,唯有荒草乔木葳蕤而生,废池寒水犹自空碧,幽幽地回响着禽鸟的悲鸣。
这里是意园。
沈砚卿身处其中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适之感,他一面懒懒地摇着折扇,一面在园中漫无目的地信步走着,直到一个黑衣人不知何时以何种身法落在他的眼前挡住了去路。
他有些无奈地将折扇收起,懒懒地笑着,眸中却闪着淡漠的光芒:“这大白天地便传信约我来此,你们的主上没说过要避着些么?”
“沈先生,这就是主上的意思,务必及时知会你一个消息。”
“哦?什么消息不能放一放再说?”
“这个消息,阁下一定很感兴趣——是关于北城主的。”
“说吧。”
“风城北城主风连山,近日病笃。”
沈砚卿偏过头看向了园中一株形态遒结扭曲的枯木,似笑非笑:“来得还真快啊……”
……
北疆的高阙关内外仍旧是一片亘古不变的苍莽寥廓。
风蔚将关隘各处的防守工事安排完毕,站在高阙关的城楼上最后地眺望着这相伴两三年的孤烟长河。
“少城主,何时动身?”
风蔚收回了纷乱的神思,看向了身旁的副将:“今晚,从西北方的峡谷绕道,务必得在明日天亮之前直达北城。”
“属下明白了。”
风蔚叹了一口气,又问道:“南城那边可有什么动向?”
副将道:“暂时没有什么更多的动静,不过这消息多半也是瞒不住的。”
“我明白。”风蔚点了点头,“我并不担心这些,父亲尚在城中主持大事,而我明日便可回到城中,这中间不会有什么能够趁虚而入的地方。”
“那么少城主担心的是?”
“中原,”他道,“我担心的是,中原的商会之中有他们的人,如此一来难免让人无从防备。”
“少城主可有打算?属下们会尽力而为。”
“你们守好高阙关便是,另外……”风蔚顿了顿,又道,“我会修书一封,劳烦你们无论如何,都要交与洛都商会。”
“是。”
他重又极目远眺着荒原的尽头,却看见了隐隐的尘土飞扬之象,风声之中似也夹杂着若有若无的喊杀之声。
风蔚蹙眉:“那是什么?”
“那是——西羌与宁朝交战的军队。”
而几乎与此同时的洛都郊野之中,也出现了类似的场面。
汝南王在军营之中眺望着官道之上飞扬的尘土:“那是谁的军队?”
“回禀殿下,那是楚王入京朝觐了。”
……
风茗翻来覆去地看着此前在缀玉轩买来的那一幅画,仍旧百思不得其解。
这幅画乍看来并无特殊之处,